close

啊 作為小弟的第一篇發文

做一個學術性的討論似乎不錯

上星期家教有感

今天就來討論一下英語動詞的語態

 

 

Mood(語態、語氣)可分為三種:

1. INDICATIVE (直述、直陳語氣)

一般的句子大部份都是直述句

例如:

I bought a car. The house is big. The officer was killed in an accident.

這是大家都熟悉的,就不多贅述

 

2. IMPERATIVE (命令態)

顧名思義,大家所學的"祈始句"就是命令態

例如:

Go brush your teeth! Get lost! Don't come in!

原形動詞開頭的句子表達命令的語氣

其實如果有人有學其他歐語的話會發現,他們的命令句是由一般第二人稱直述句改變成的(通常只要拿掉主詞就行了)

英語的命令句實在簡單的可以,因此也直接結束,進入我們的重頭戲~

 

3. SUBJUNCTIVE (條件、虛擬語態)

這是這篇的重點部分

通常學校在教文法的時候不會真的說"subjunctive"

因為在英語裡的虛擬語氣已經退化的不太明顯了(但依然存在)

仔細看"subjunctive"這個單字

會發現"subject (主詞)"的字根,表達一種主觀的想法、意見

例如:

It is necessary that she see the doctor right away.

I recommend that he be the class leader this year.

The boss wants that our work be done before Thursday.

有發現這些動詞竟然沒有跟著前面第三人稱的變化

停!千萬別跟我說因為省略should了 -> 全天下的人都拿這個當藉口,並且因為聽起來也合理,大家就隨波逐流

事實上只是不想好好教subjunctive罷了(甚至有老師根本不知道)

英文的虛擬式已經簡化到不行了(有機會再來談談法文的ㄏ)

變化超簡單 兩個原則:

i. 非be動詞-> 現在原形、過去pp

ii. be動詞-> 現在be,過去were

好,現在要提一個大家一定都學過的假設語氣

事實上,假設語氣的動詞變化就是虛擬式!!!

看:

I wish I were you. (wish本身就有主觀的意識)

是不是!

再來,所謂假設語氣的邏輯是建構在不是、也不可能會是事實的句子

所以在構句的時態上要全部倒退一個時態(表示不發生)

例如:

If you had told me the truth, I wouldn't have been mad at you.

一般直述句會用 told, wouldn't be 表示(現在)主觀認為非事實、仍有可能發生

但因為在假設的狀況(也就是不可能發生的情況)裡,told-> had told, wouldn't be-> wouldn't have been

看到這個規則了嗎?

 比較:

1. If you tell me the truth, I will not be mad at you.

(直陳語氣)如果你告訴我事實,我就不生氣。(我主觀覺得你有可能告訴我事實

2. If you told me the truth, I would not be mad at you.

(直陳語氣)如果你告訴我事實,我就不生氣。(我主觀覺得你不會告訴我事實

3. If you had told me the truth, I wouldn't have been mad at you.

虛擬語氣)如果你當時有告訴我事實,我就不會生氣了。(「整件事已成為「不可能發生之事」

* 第三句之所以是had told 而不是have told 即因為「have」虛擬的變化為「had」

 

再一經典例子:

If I could, I would, but I can't, so I won't.

could, would 都在過去式,是假設

can't, won't 都在現在,表達事實

相信大家應該很清楚了吧~

最後提一下,subjunctive通常發生在that子句

It is necessary that she see the doctor right away.

recommend that he be the class leader this year.

The boss wants that our work be done before Thursday.

wish (that) I were you.

為什麼?因為主觀態度的陳述通常都是由that引導出來的

類似這樣的表主觀的動詞還有desire, insist, ask, demand, suggest, propose, .. 等

還有許多表主觀的虛主詞it的開頭句,如

It is essential that..

It is important that..

It is urgent that..

It is crucial that.. 等等

全部都是說話者主觀的判斷

最後我想強調一點

虛擬式的用途是表達主觀意見,其實也算是委婉語氣

在英文裡使用現在式就代表肯定的事實,

但若轉換為虛擬式語氣會緩和、委婉,也比較禮貌一些

例如:

would like to go. (對比 I want to go. 委婉許多)

這種因為禮貌而轉換語氣其實非常常見,對這個語言越熟悉就越有感覺囉~

總歸來說,

當你倒退一個時態來講話(或使用虛擬式)

目的就是要表達主觀陳述,或者表達語氣委婉,或者你的句子根本不是事實

了解了嗎~

 

本篇提在這方面提供了一個完整的解釋(至少我還沒看過有參考書這樣講)

希望對各位有幫助喔~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BJ 的頭像
    TBJ

    Rêvons !

    TB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